上班族投資理財-這輩子,你想做什麼?(What Should I Do With My Life?)
現在就開始你的第一次理財規劃
2008/10/26

這輩子,你想做什麼?(What Should I Do With My Life?)


年紀輕的時候,常想到的問題,多半是,未來我會變成什麼樣的人,我會做什麼樣的事,有什麼樣的成就,就像那首有名好聽的老歌的歌詞(What Will be Will be),年紀輕的我們問的是我會變成怎樣。年紀漸長之後,逐漸發現自己是個獨立的人,我們變成問自己,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(Want To Do),想知道自己想做什麼。這本書「這輩子,你想做什麼?(What Should I Do With My Life?)」作者Po Bronson想要討論的其實是,你應該做什麼(What Should I Do With My Life?)。

從Will Be,到Want To Do,到Sould Do,意味著人對自己的了解增加後,心境的轉變。從空想,到想要掌握自己的方向,到知道自己的天命。孔子說,吾十又五而志於學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。孔子說明了他心境的變化,所問的問題也自然不同,由此來看古人與現代人所遇到的人生問題與自我成長的問題,其實都是相同的。作者Po Bronson選擇用採訪的方式,從幾十位實際發生人生或職涯巨大轉變的個案,從採訪與描述事實中,想讓讀者自己去歸納出自己的結論,作者沒有清楚地提出幾點他的解決方案,而是詳細描述別人轉變突破的實況,讓讀者從故事中自己去做類比與比較,想想自己到底該做什麼?

Po認為這本書的架構是用許多故事來顯示人的各種錯誤觀念和恐懼,以及主角們如何免對這些恐懼與錯誤觀念,進而克服它們的過程。這些偏誤與恐懼例如:認為人生意義的問題只是少數高知識分子創造出來的問題,多數人其實覺得這個問題一點都不重要,Po認為這是錯誤的觀念,多數人都認為人生意義的問題很重要。我們恐懼去追求人生會窮途潦倒。恐懼會無法回頭,路越走越窄,人類有個心理學家證實過的偏誤,就是喜歡保持選項,恐懼可選擇的選項消失。恐懼偏離了通俗的熟悉的路途之後,會走上未知終點的路途。恐懼如果追求自己的人生意義,家人、配偶、夥伴與朋友會與我們分離。錯誤地以為除非找到人生真正的答案,否則人生都還不算開始,事實上,嘗試的旅程也是十分重要,他幫助我們知道尋找答案的重要性。

Po說以前他以為某些工作比其他的工作更令人興奮,所以能激起人的熱情,現在他發現熱情其實來自深刻的體驗,何地方都可能產生熱情。以前以為人生是一長串的菜單項目讓你選擇,現在發覺人生只能選擇是否要真誠的面對自己與別人,比較像是剝開外皮,發現自己以為自己沒有的天賦。

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,請加入我的RSS訂閱
【廣為轉寄文章

最近文章:

Powered by Blogger - BLOG台灣稱為"部落格"

訂閱論壇電子郵件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