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班族投資理財-財務行為學與《道德情感論》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
現在就開始你的第一次理財規劃
2009/11/24

財務行為學與《道德情感論》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


如果《國富論》是近代基於理性的經濟學的濫觴,亞當史密斯的另外一本著作《道德情感論》,應該可以被稱為是財務行為學的濫觴。當然,《道德情感論》並沒有像近代財務行為學,針對每個心理偏誤(不理性)來做實驗證明其統計強度,而是依靠作者觀察與推理,我每每發現他的結論十分傑出,有超過作者時代的洞察力。


該書中所提到的「同情」(Sympathy),並不是指憐憫(Pity)或悲憫(Compassion)那種情緒,同情其實指的是「設身處地」的想像能力,同情是合宜感的來源,合宜感則是道德的基礎,這和近代《快樂為什麼不幸福》所提的人類想像力的缺陷,其實有異曲同工之效。

他每次提到自然女神時,就讓我聯想到,這實在是掩藏在神諭之下的演化論,雖然他常常提到造物主與上帝,其將合宜感的來源歸於自然女神的做法,其實頗像是相信這是自然演化的結果,能夠促進繁衍的合宜感,會被留下來,並非每個人都經驗過了或是理性思索過何謂道德,才用契約(國家、法律)決定何謂合宜感。這些促進合宜感的概略規則,會在社會中被教導,其實很接近《自私的基因》中所提到的「瀰」的概念。

亞當史密斯觀察財富的效用發現,我們人類常常分不出手段與目的,為了達成目的,常犧牲太多去擁有與維護看似最能促進目的之工具。結果,你為了有最完美的手段,卻沒有時間能力去享受該手段所能提供的目的(效用)。最大的錯誤追求就是名與利,名與利看似都能促進人生幸福(效用),財富讓你有很多獲得方便效用的選擇,權勢名聲也帶來多方便尊敬,但是權勢與財富都很耗費精力來維持,而且它們對人生很多不幸都沒有抵禦能力,例如權勢與財富都不能保護你免於焦慮、恐懼、悲傷、疾病、危險、死亡等。

這和我們理財規劃背後的邏輯很ㄧ致,做理財規劃不是要讓每個人都成為世界首富巴菲特,而是要讓人經過理財規劃後,獲得他理應可以得到的最多快樂。要增進幸福就要衡量,去獲得一個更完美的工具,所會促進的快樂,是否值得努力過程中所要忍耐的不快樂,做好這些取捨判斷則需要較高的理解、自制與同情的能力,雇用這方面的專家協助,則會提高取捨判斷的適當性。

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,請加入我的RSS訂閱
【廣為轉寄文章

最近文章:

Powered by Blogger - BLOG台灣稱為"部落格"

訂閱論壇電子郵件: